- 王香梅;田芹;廖静静;
效应子在病原菌侵染植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明确效应子在根肿菌侵染茎瘤芥过程中的功能,首先通过qRTPCR对效应子基因在侵染不同时期的表达量进行分析,从而对根肿菌中效应子进行分类鉴定,然后利用TBtools对效应子蛋白进行结构域分析,以期明确效应子所具备的功能。结果表明:根肿菌中的效应子包含LxAR类效应子13个、RxLR类效应子13个和其余未分类效应子66个;其中,LxAR类效应子的表达量在根肿菌侵染茎瘤芥的0周和5周较高,说明其主要在休眠孢子阶段和孢子成熟阶段起作用;RxLR类效应子中,RxLR1类在根肿菌侵染茎瘤芥的3~5周表达量较高,主要在皮层侵染期起作用,RxLR2类在根肿菌侵染茎瘤芥的0周表达量较高,主要在休眠孢子期起作用。由此推测,LxAR和RxLR类效应子可能分别在促进生长发育和控制基因表达、抑制酶活等方面有功能。
2023年07期 No.454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 吴民熙;王震;曹如亮;方雅瑜;黄庆;刘惠琼;尹红梅;杜东霞;高帅帅;许丽娟;
为获得既耐受重金属镉又能高效降解多环芳烃(菲、芘)、异丙威的菌种,利用选择培养基从染土壤中分离高效降解微生物,并进行菌种分类和降解特性分析。共筛选获得2个耐镉并降解多环芳烃、异丙威的菌种,其中WLX8D对芘降解效率最高;S-200培养15 d内对菲和异丙威的最高降解效率分别为53.6%和66.7%,结合形态学特征和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结果,WLX8D为意大利农霉菌(Agromyces italicus),S-200为硫酸盐还原菌(Salfate reducing bacteria)。WLX8D、S-200对芘、菲的作用浓度和耐镉浓度范围广,WLX8D可降解25~100 mg/L浓度范围的芘,S-200可以高效降解菲和异丙威(降解率50%~60%),2菌株在镉浓度25~200 mg/L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因此,WLX8D、S-200在修复镉与多环芳烃复合污染土壤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23年07期 No.454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9K] - 李基光;王艳兰;胡丽琴;王素华;张璐;杨学乐;何录秋;汤睿;
评价穇子种质资源的营养品质,筛选出营养品质优良的穇子种质资源,为穇子育种亲本选择及其种质资源有效利用提供参考。以69份不同产地的穇子资源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籽粒中淀粉、蛋白质、膳食纤维、矿物质等11项营养成分指标的含量,对测定结果进行品质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并采用相似优先比及隶属函数法对各材料主要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穇子中含有大量的钙元素(99.7~324.0 mg/100g)、钾元素(321.7~734.0 mg/100g)及膳食纤维(9.7~13.0g/100g);穇子中有机营养成分间相关性显著;通过相似优先比及隶属函数法对营养价值进行综合排序,筛选出营养价值排在前5的品种,分别为C39、C50、C34、C64和C62。综合分析评价得到超高钙穇子资源C50、C64;超高钾穇子资源C34、C39、C50;高膳食纤维穇子资源C34、C39、C62、C64。
2023年07期 No.454 20-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 龙水亮;张岚;罗巨英;唐利忠;曾艳萍;蒋小军;
为了筛选出适宜永州地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中稻品种,选用近年来选育并在湖南省大面积推广的优良中稻品种,在永州地区开展了中稻新品种适应性及高产特性田间比较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与产量构成以及病虫害抗性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了4个丰产性好、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表现较优的品种适宜在永州地区推广种植,其中,隆晶优1195的产量最高,达739.16 kg/667m~2,比晶两优华占(CK)增产7.89%,全生育期128 d;隆晶优蒂占的产量第二,为728.00 kg/667m~2,比CK增产6.26%,全生期126 d;玮两优1206的产量第三,为714.16 kg/667m~2,比CK增产4.24%,全生育期130 d;晶两优蒂占的产量与CK相当,为684.74 kg/667m~2,全生育期132。
2023年07期 No.454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 何丽娟;郭星;谢飞;闫倩倩;侯亚莉;赵栋;
以当地主栽茶树品种龙井43为对照,对新引进的福鼎大白茶等10个品种进行生物学性状、生长势、鲜叶产量、抗寒性等比较分析,以期筛选出适宜甘肃陇南地区种植的茶树品种。结果表明:(1)11个品种在生物学性状方面差异显著,其中川农黄芽早、梅占、福鼎大白茶、名山特早311等生长良好,中茶108、安吉白茶2个品种的发芽密度、百芽重表现均差于对照;(2)从生长势来看,川农黄芽早、福鼎大白茶各性状表现最为优良,梅占次之,安吉白茶与对照相当,中茶108差于对照;(3)从产量来看,福鼎大白茶和川农黄芽早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4)从抗寒能力来看,川农黄芽早、福鼎大白茶、中茶108抗寒性强,梅占抗寒性差。综合考虑认为,甘肃陇南地区最适宜引进的品种为川农黄芽早、福鼎大白茶,可进一步示范种植,不建议引进梅占、中茶108和安吉白茶这3个品种。
2023年07期 No.454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