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育种·耕作栽培

  • 硅藻-水稻共生对稻米镉积累的影响

    李洪斌;黄道友;陈希;张兰兰;

    为探究硅藻-水稻共生系统对稻米镉积累的影响,研究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了空白对照(CK)、接种谷皮菱形藻(De-N)、接种梅尼小环藻(De-C)和施用硅肥(F-Si)4个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下土壤有效硅、总硅、有效态镉和总镉含量以及水稻植株各部位的镉含量。结果表明:De-C和F-Si处理的土壤有效态镉和有效硅含量均显著高于CK,然而,De-C处理的根部镉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De-C和F-Si处理的糙米镉含量显著低于CK和De-N处理;糙米镉含量与土壤有效硅、有效态镉含量分别呈显著、极显著负相关,与水稻根部镉含量、茎叶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值、总镉及总硅含量相关性不显著。这说明梅尼小环藻-水稻共生系统(De-C)能通过提升土壤有效硅含量、强化镉固定以及抑制镉在水稻植株内的吸收转运等途径降低稻米镉积累。

    2025年07期 No.47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 干旱胁迫下氯化镧对水稻生理特性的影响

    陈嘉玲;杨鑫;杨鹰;曾琴;邹科;张毅明;刘文祥;王悦;

    为探究氯化镧对水稻生理特性的调控机制,研究采用不同浓度氯化镧溶液(0、20、100和200 mg/L)在水稻孕穗期和抽穗期进行外源喷施处理,测定缺水灌溉(A)和常规灌溉(B)2种灌溉方式下水稻叶片SOD、POD、CAT活性以及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灌溉方式下,喷施氯化镧能提高水稻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尤其在孕穗期干旱胁迫下该作用表现更为明显:在缺水灌溉条件下,喷施20 mg/L氯化镧显著提高了水稻叶片中SOD、POD、CAT的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孕穗期第9天,SOD酶活性较对照增加了45.7%;在孕穗期和抽穗期第7天,POD酶活性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8.7%和25.1%;在孕穗期第5天,CAT酶活性较对照提高了65.9%;在孕穗期第5天和第7天,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7.2%和32.3%。综上所述,喷施20 mg/L的氯化镧能有效提高逆境胁迫下水稻孕穗期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

    2025年07期 No.478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 增氧条件下氮肥后移对水稻茎秆抗逆特性的影响

    赵毅斐;许鸿昌;胡涛;李静;洪曦;肖卫华;

    为了研究在增氧条件下氮肥后移对水稻茎秆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桃优玉珍’为材料进行盆栽土培试验,设置增氧(O)和常规(CK)2种灌溉方式,按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施氮比例分别为5∶5∶0(F1)、5∶3∶2(F2)、4∶4∶2(F3)、4∶3∶3(F4)和 3∶3∶4(F5)设5种氮肥后移策略,测定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和结实期茎秆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SS)和丙二醛(MDA)含量、分蘖数及干物质量。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水稻茎杆的SOD和CAT活性均表现为OF>CKF,而氮肥后移提高了同氮水平下茎秆的SOD和CAT的活性,其中OF5的SOD活性较OF1、OF2和OF3显著增加25.8%、31.6%和16.7%,CAT活性较OF1和OF2显著增加23.8%和29.9%;从分蘖期至结实期,茎杆的SS和MDA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各时期SS含量表现为OF>CKF,结实期OF5的SS含量最高,而MDA含量则表现为OF<CKF,结实期OF5的MDA含量最低(28.44 nmol/g);氮肥后移增加了茎秆的分蘖数和干物质的积累,结实期OF5的茎秆分蘖数与干物质量达最大值,其干物质量是分蘖期的15.8倍。综合来说,氮肥后移有利于提升水稻植株的抗逆性,在本试验设计范围内OF5(3∶3∶4)的氮肥后移策略最有利于提升水稻茎秆的抗氧化酶活性,促进茎秆可溶性糖的合成与积累,减少丙二醛的生成。

    2025年07期 No.478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土壤肥料·资源环境

  • 钛石膏-草木灰土壤调理剂改良酸化土壤性能研究

    王晓枫;王永红;罗显明;付全军;胡茂;何嵘;竹文坤;王晴;

    研究以钛石膏和草木灰为原料,制备了不同混合比例的钛石膏-草木灰复合土壤调理剂及其包埋小球,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了其对酸化土壤的改良性能和对燕麦草的促生性能,并测定了改良后土壤的酶活性。结果表明:单一施用草木灰或钛石膏均能提高酸化土壤pH值、燕麦草株高和干重;添加量为5%时,钛石膏-草木灰土壤调理剂的酸化土壤改良性能和植物促生性能最强;在强酸性(pH值=4.5)和弱酸性(pH值=6.5)土壤中,钛石膏-草木灰复合土壤调理剂包埋小球进一步提升了复合调理剂的综合效能,燕麦草的株高和干重显著增加,土壤脱氢酶和脲酶活性显著提升。研究表明,包埋后的复合土壤调理剂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且在不同酸化程度土壤中均表现出优异的酸化土壤改良性能、植物促生性能和土壤酶活性增强效能。

    2025年07期 No.478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 油菜专用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罗湘洪;邓星祥;彭建伟;宋海星;李晗;熊子豪;范文程;

    针对湖南省油菜施肥不合理及专用肥用量不明确等问题,以湘杂油787为材料,在衡阳市开展韶峰牌油菜专用肥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韶峰牌油菜专用肥可以提高菜籽产量和植株干物质量,以专用肥用量450 kg/hm~2时增产效果最佳,最高可增产16.8%,增产主要源于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显著增加;(2)茎和籽粒的氮含量、籽粒的钾含量均随着专用肥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专用肥用量为225 kg/hm~2时偏生产力较高。综合比较后,认为施用450 kg/hm~2韶峰牌油菜专用肥可实现油菜绿色高效生产,兼顾产量提升与经济效益优化。

    2025年07期 No.478 25-2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 新型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苏红标;张迪;张明发;张胜;彭章强;刘来华;田咏梅;唐受文;

    为明确新型生物有机肥的田间效应,以云烟87为供试烤烟品种,通过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比较了常规生物有机肥和新型生物有机肥(A型、B型和C型)对烤烟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B型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还能提高土壤pH值,增幅达7.29%,有效防控土壤酸化;B型生物有机肥有利于烤烟根系生长,能提高烤烟光合有效辐射与叶面积指数,其烤后烟叶物理特性较好,开片率较高,叶片长宽适中,叶片厚度较低,含梗率和平衡含水率较高,且能改善烟叶B2F与C3F叶质重(降幅达6.67%和21.89%);C型生物有机肥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利于烤烟成熟,但其烤烟成熟期根系主根干重27.69 g,低于CK(28.33 g)。综合可知,该2种新型生物有机肥能有效促进烤烟生长发育,且能提升土壤肥力。

    2025年07期 No.478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曾琴;陈婉玉;秦玉芝;林原;熊兴耀;胡新喜;

    为探讨南方冬种马铃薯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以‘费乌瑞它’为供试品种,以不施氮只施磷钾肥(F0)为对照,研究施50 kg/667m~2复合肥(F1)、100 kg/667m~2复合肥(F2)及复合肥100 kg/667m~2+有机肥500 kg/667m~2(F3)对冬作马铃薯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0相比,3个施氮处理的马铃薯株高、SPAD值、生物量、叶面积指数、产量、商品薯率、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单薯重、蛋白含量、VC含量、锌含量更高,且与F0差异显著;3个施氮处理之间,马铃薯的株高、SPAD值、叶面积指数、产量、商品薯率、单株薯重、锌含量均无显著差异;马铃薯产量最高的是F2(1 777.61 kg/667m~2),商品薯率最高的是F3(90.0%);F1的马铃薯产量为1 657.12 kg/667m~2,商品薯率为89.99%,与F2、F3无显著差异,且氮肥偏生产力最高(220.95 kg/kg)。从节本增效方面考虑,该地区冬种马铃薯施复合肥(N-P_2O_5-K_2O=15-15-15)50 kg/667m~2能实现高产优质生产。

    2025年07期 No.478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 不同堆肥工艺下园林废弃物堆肥效果分析及综合评价

    孙艳;张娟;尹焕焕;杨志恒;宋良红;

    本研究系统比较了条垛堆肥、二次发酵堆肥和密闭容器堆肥3种堆肥工艺配合不同微生物菌剂对园林废弃物堆肥过程和堆肥产物品质的影响,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堆肥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堆肥初期,添加YM-ZF-A专用菌并采用二次发酵堆肥能促进堆体快速升温,采用条垛堆肥时,添加如金有机物料腐熟剂或DY高温菌升温较快,且表现出更持久的高温期;各处理的发芽指数均大于100%,堆肥产物的全氮和腐殖质含量显著提高,铵态氮、硝态氮、有机质含量和EC值明显降低;隶属函数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条垛堆肥并添加DY高温菌的堆肥产物综合品质最高。

    2025年07期 No.478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8K]
  • 养殖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的检测与处理方法

    胡丹;唐少军;叶祯维;江珍凤;刘芬;杨咏奕;周宇;

    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逐步向集约化和规模化转型,养殖废水排放量呈逐年递增趋势,其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峻。重金属作为养殖废水中的特征污染物,不仅对周边环境构成污染风险,还可通过食物链富集间接威胁人类健康。因此,亟需采用高效技术处理废水重金属污染问题,以实现废水资源化再利用。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养殖废水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综述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这3类当前主流检测方法的适用特征,详细探讨了吸附法、化学沉淀法、混凝/絮凝法和生物法这4类处理技术的作用机理与应用优劣势,并提出了养殖废水重金属污染的治理策略:源头控制、方法优化和技术突破。

    2025年07期 No.478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9K]

植物保护·农产品加工

  • 直播稻苗期淹水对水稻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效果

    彭德军;姜建会;李奔奔;石旭琪;丁中;

    为探明苗期淹水对直播稻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效果,研究以耐淹中稻、晚稻品种为试材,在湖南省平江县开展田间比较试验,设置播后不同时间梯度淹水处理,中稻于播后0、7、14和21 d灌水,晚稻于播后2、7、12、17和22 d灌水,其中21和22 d淹水处理为对照,同时设置药剂处理(吡虫啉+氟吡菌酰胺),分别于播种后38 d(中稻)、25 d(晚稻)调查各处理水稻根结线虫病发生情况,并观测水稻生长性状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水稻播后不同时间淹水处理对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灌水时间的延后,根结指数呈增加趋势,防效呈降低趋势;水稻播后7 d内为防控关键窗口期,期间进行淹水处理对水稻根结线虫病的防控效果在84%以上,与药剂处理防效基本相当,无显著性差异;淹水处理对稻苗生长无明显不良影响。

    2025年07期 No.478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 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二化螟幼虫的毒力与生长发育影响

    邓璇璇;何勇;袁伏才;方宝华;匡炜;张亚;刘双清;

    为明确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制剂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幼虫的致死效应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评估该药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采用浸虫-饲料混药综合法测定了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二化螟1~5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并以对应LC_(50)处理评估其对3龄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对二化螟1~5龄幼虫的致死效应随龄期增大而减弱,对1龄幼虫的致死效应最强,LC_(50)为4.80×10~5个/mL(孢子浓度,下同),室内5 d校正死亡率最高达77.34%,对5龄幼虫的致死效应最弱,LC_(50)为5.84×10~7个/mL,室内5 d校正死亡率最高仅为13.76%;药剂处理组二化螟幼虫的取食量、化蛹率和羽化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体重抑制率呈先升后降趋势,最高达48.98%。综上,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能有效控制二化螟种群数量,抑制其生长发育,减少下一代虫口数量,研究为二化螟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参考。

    2025年07期 No.478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6K]
  • 渐狭蜡蚧菌3166对茶小绿叶蝉的室内活性及田间防效评价

    李胜;符伟;王培;王俊华;唐涛;张鑫;

    为评估渐狭蜡蚧菌3166菌株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浸梢法测定该菌株对茶小绿叶蝉的室内活性后,在湖南古丈县茶园开展田间防效对比试验,设置1.0×10~9个/mL渐狭蜡蚧菌3166孢子悬浮液20倍、10倍和5倍稀释浓度处理,并以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300倍稀释液(BP)、联苯菊酯微乳剂2 000倍稀释液(CP)和清水(CK)作为对照。结果表明:1.0×10~8个/mL渐狭蜡蚧菌3166孢子悬浮液接种10 d后,茶小绿叶蝉若虫的累积校正死亡率达89.19%;该菌株LC_(50)为1.322×10~7个/mL,毒力与对照药剂球孢白僵菌(LC_(50)为1.109×10~7个/mL)基本相当;该菌株孢子悬浮液5倍稀释液的田间最高防效为66.85%,与同期BP(62.39%)、CP(71.43%)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渐狭蜡蚧菌3166菌株具有应用于茶小绿叶蝉的生物防治潜力。

    2025年07期 No.478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4K]

园艺特产·畜牧水产

  • 洞庭湖区西兰花种质资源引进及适应性研究

    刘昆言;古湘;杨晶晶;禹双双;李浪;彭尧;刘思遥;晏云华;

    为筛选适应洞庭湖区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品种,研究以11份国内自主选育的西兰花种质资源为试材,在该区域开展适应性评价试验,观测不同材料的物候期、生育期天数、表型性状、生长性状及产量表现等指标,并对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QXL-2461’‘惠尔稼10’生育期适中,颜色为蓝绿色,花青苷显色弱,花球大且紧实,单球重超过560 g,折合产量高,综合表现优异,为试验筛选出的2份高产优质材料;‘西兰花24123#’‘美奥9090’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也表现良好。

    2025年07期 No.478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 沣油921作大棚速生渡春淡蔬菜栽培初探

    李娓;黄安林;黄亚明;杨玉;邓力超;惠荣奎;黄虎兰;

    为有效解决“倒春寒”影响春季蔬菜正常生产及供应的问题,利用设施栽培,以本地小白菜为对照,设计6个播期(2月15日、2月25日、3月7日、3月17日、3月27日、4月6日)处理,对双低早熟甘蓝型油菜品种沣油921作大棚速生渡春淡蔬菜栽培进行了初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1)沣油921播种期弹性大,6个播期都能正常出苗;(2)播种至采收期短,6个播期处理达到8叶鲜菜采收期需32~47 d,其中3月27日播种的鲜菜采收期比对照早4 d;(3)2月15日、2月25日播期的病虫草害轻,生产过程绿色环保;(4)鲜菜产量高,6个播期鲜菜产量平均在1 000 kg/667m~2以上,其中2月25日播期鲜菜产量最高,达到1 504.8 kg/667m~2;(5)鲜菜苗口感好、品质优,蛋白质、维生素C、钙、硒、钾等营养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中硒元素含量比对照高26.1%,销售价格更高。综上,沣油921适合作大棚速生渡春淡蔬菜栽培。

    2025年07期 No.478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 叶面肥喷施对普通冰糖橙产量、品质及风味的影响

    刘子鹏;张玲;张德辉;谭文杰;王梦豪;陈文洁;刘晨旭;徐丰;

    为探究不同叶面肥喷施对普通冰糖橙产量、品质及风味的影响,研究设置了清水(CK)、钼酸钾10 000倍液+钙镁硼2 000倍液+亚磷酸钾1 000倍液(T1)、钙镁硼2 000倍液+亚磷酸钾1 000倍液(T2)、亚磷酸钾1 000倍液(T3)和钙镁硼2 000倍液(T4)5个处理,考察了冰糖橙果实产量、单果重、果形指数、果皮和果肉硬度、固酸比、色度以及风味等指标。结果表明:完熟期T3处理的单株产量为87.5 kg,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坐果期T1和T2的单果重、纵径和果形指数均显著大于CK,转色期各处理的果实形态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完熟期T1和T3处理的果皮和果肉硬度均显著低于CK,果实成熟度较好,且固酸比处于20~25范围内,甜味主导,风味较好;T1处理果实的亮度(L~*)、黄蓝色度(b~*)和色饱和度(C~*)均最高,红绿色度(a~*)适中,符合市场优质果标准,且在化渣率、风味和商品满意度方面表现最优。总体而言,T1处理的冰糖橙果实综合品质最优,是生产优质冰糖橙的首选方案,但产量较低,后续研究可通过优化叶面肥配比进一步提升其产量。

    2025年07期 No.478 75-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9K]
  • 补饲植物盐舔砖对山羊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董静;张振华;金崇富;刘冲;朱小梅;贺亭亭;张明;邢锦城;

    研究通过山羊饲喂试验,设置了仅饲喂基础日粮(CK)、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补饲Ⅰ号、Ⅱ号和Ⅲ号植物盐舔砖4个处理,系统探究了补饲不同配方植物盐舔砖对山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能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补饲植物盐舔砖后,山羊饮水和排便正常,被毛平整、毛色光亮,总增胸围显著增加了23.12%~31.94%;相较CK,补饲植物盐舔砖处理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提高;补饲Ⅱ号和Ⅲ号舔砖能显著提高血清中Mn、Se、Zn的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同时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补饲Ⅱ号和Ⅲ号舔砖处理的IgA含量显著高于CK,其中补饲Ⅱ号舔砖处理的IgA和IgG含量最高。总体而言,Ⅱ号和Ⅲ号舔砖均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经成本效益分析,推荐补饲Ⅱ号舔砖。

    2025年07期 No.478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4K]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探究——以泸溪县岩门溪村为例

    彭超;刘飞驰;申海洋;艾均文;万飞;卢永星;

    以湖南省泸溪县岩门溪村为例,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下岩门溪村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践与成效,阐述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岩门溪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岩门溪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路径建议,以期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岩门溪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展智慧渔业;推进脐橙产业实现现代化升级;发展铁骨猪生态养殖,助力特色产业腾飞;优化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旅游业发展等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而驱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多元增收,推动农村全面繁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针对岩门溪村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仍面临的技术应用碎片化,产业链延伸不足;资金投入与保障机制不完善;要素融合不畅,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人才与技术瓶颈突出等问题,提出创新产业融合与发展模式,强化政策引领与帮扶,完善要素融合与利益联结机制,加强高素质人才培养与引进等路径建议。

    2025年07期 No.478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9K]
  • 湖南“三一工程”不同生产模式的示范效果及适宜区域

    冯志永;刘英;成平;邓文;

    在实地调研和收集、整理、分析湖南“‘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简称“三一工程”)各示范基地县测产数据及总结材料的基础上,对2018—2023年湖南“三一工程”不同生产模式的示范效果及适宜区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一工程”不同模式各示范基地县粮食周年产量差异明显,区域间、年度间产量排序波动较大;其中,双超模式、再生稻模式、马铃薯模式、春玉米模式二期粮食周年产量均比一期有明显增加或保持在较高水平,这得益于选用良种及推广先进配套技术;稻虾模式二期增收大幅下降,主要是小龙虾价格大幅波动所致。分析后得出:双超模式主要适宜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区、湘南地区,再生稻模式和马铃薯模式主要适宜大湘西地区,春玉米模式主要适宜大湘西地区、洞庭湖区,稻虾模式主要适宜洞庭湖区。“三一工程”通过构建高效周年种植体系、推广绿色高产技术和完善科技服务,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的多重目标。未来研究可围绕工程在不同生态区的适应性、技术集成优化路径以及政策激励机制等方面展开,以推动“三一工程”在更大范围内的落地与深化。

    2025年07期 No.478 91-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7K]
  • 湖南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发展策略

    卢以群;肖景峰;成平;

    湖南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生态屏障与“九州粮仓”的叠加区域之一,承载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双重使命。在厘清生态农业建设的价值与时代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南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探究促进湖南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以期为推进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转型提供一定参考。生态农业建设是破解传统农业生态困境、发展绿色生产力的需要,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农业方案,是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具有多重价值和时代意义。从资源环境与基础设施约束加剧,生态价值转化不畅,人力资源不足,经营水平有待提升,科技创新和推广需要强化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湖南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针对这些挑战,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构建绿色技术体系;加强生态农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政策与制度保障,激发多元主体活力等方面提出促进湖南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2025年07期 No.478 98-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3K]

  • 《湖南农业科学》征稿启事

    <正>《湖南农业科学》创刊于1971年,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星火计划促进会和湖南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农业综合性科技期刊。自创刊以来,期刊一直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刊宗旨,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始终把握时代脉搏,报道农业重大科技进展与成果。近年来本刊的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和行业知名度不断提升,先后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CSTPCD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库期刊等国内多家著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

    2025年07期 No.478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