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遗传育种

  • 湘西酸肉中降解亚硝酸盐菌种的筛选与鉴定

    于杜;周锦悦;陈圆圆;刘鑫;瞿朝霞;唐珊珊;

    为从湘西酸肉中分离筛选出可高效降解并耐受高浓度亚硝酸盐的菌株,以自制酸肉为原料,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菌株,通过盐酸萘乙二胺法进行指标检测,得到了4株可明显降解亚硝酸盐的菌株,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菌1和菌2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菌3和菌4为清酒乳酸杆菌(Latilactobacillus sakei)。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和耐受能力的测定,证明了从湘西酸肉中筛选出的1号菌株,对高浓度(500 mg/L)的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降解和耐受能力,在接种量为4%,p H值为4时,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最高可达82.74%。该研究筛选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对人体无害,可投入到发酵肉制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3年09期 No.45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3K]
  • 云南省不同地区滇黄精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宁晨晨;刘强丽;丁子航;夏婷婷;施建莲;韦瑾;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是中药黄精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采用核糖体RNA(r RNA)基因转录区ITS2序列及cp DNA非编码区rpl20-rps12、trn L-trn F和psb A-trn H序列对收集自云南省多个地区的22份滇黄精样品进行分子鉴定,并采用MEGA7.0.26构建邻接(NJ)系统聚类树,以初步了解实际流通中黄精药材的基源,探究在滇黄精药材资源利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品种混淆的问题。结合各样品的分子生物学信息和形态特征,发现收集的22份样品中,初步判定可能为滇黄精的有11份,可能为卷叶黄精的有7份,其中暂无法确定为滇黄精或者卷叶黄精的有5份,鉴定为轮叶黄精的有3份,玉竹1份,多花黄精5份。这表明形态特征结合DNA分子序列分析可以作为中药材鉴定的有效手段。

    2023年09期 No.456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1K]
  • 烤烟新品种湘烟7号高效制种技术研究

    周向平;邓征宇;赵阳阳;彭曙光;肖钦之;周立;麻浩;胡日生;

    研究了施肥水平、单株留果数和蒴果采摘期对湘烟7号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繁种质量和种子活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提高,种子更加饱满,但种子活力以纯氮用量为195 kg/hm~2时较理想;增施钾肥和磷肥有利于提高湘烟7号种子产量,其中钾肥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较大,肥料配比以m(N)︰m(P_2O_5)︰m(K_2O)=1︰(1~1.2)︰(2.5~3.0)较理想;增加蒴果留果数有利于提高湘烟7号种子产量,但种子活力以单株留蒴果数为100~160个时较理想;80%蒴果颜色由黄转褐时采摘有利于提高湘烟7号种子产量和质量。综合考虑种子产量和质量,湘烟7号种子繁育的施氮量以180~195 kg/hm~2为宜,最适氮磷钾配比为m(N)︰m(P_2O_5)︰m(K_2O)=1︰(1~1.2)︰(2.5~3.0),最适单株留蒴果数为160个,蒴果采摘时期以80%蒴果由黄转褐时最佳。

    2023年09期 No.456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 不同烤烟品种在黔江烟区的适应性研究

    关峰;刘义梅;徐梦洁;汪安斌;张贺翠;朱利泉;

    以湘烟7号、渝金香1号、GZ36等6个烤烟品种为研究对象,从烤烟农艺性状、常规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含量、评吸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旨在明确生态环境与烤烟品种的互作效应,筛选出适宜黔江高海拔多雨生态烟区种植的烤烟品种。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方面,GZ36的大田生育期最短,渝金香1号的大田生育期最长,2个品种之间相差4 d;在叶绿素含量变化上,GZ36的叶绿素含量含量较低,而湘烟7号和渝金香1号的叶绿素含量较高;在烟叶形状上,渝金香1号和LY1306的主脉较粗,而GZ36的主脉较细;在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上,湘烟7号与LY1306常规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GZ36的致香成分含量最高,湘烟7号的致香成分含量最低,其余品种的致香成分含量差别不大;在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方面,GZ36表现最差,湘烟7号、渝金香1号和LY1306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与云烟87整体一致;在经济性状方面,渝金香1号、湘烟7号、K326、LY1306的产质量均略优于对照品种云烟87。综合来看,GZ36和LY1306在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产质量上各有优缺点,而湘烟7号、渝金香1号和K326的整体表现略优于当地对照品种云烟87,因此推荐湘烟7号、渝金香1号和K326在重庆市黔江烟区进行种植。

    2023年09期 No.456 19-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 不同花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唐明;程智敏;余仁;蔡毅;杨苹;黄胜;

    为筛选适合宜宾市种植的优良花生新品种(系),开展了花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YH04的生育期最短,为114 d,YH01的生育期最长,为121 d;主茎高和侧枝长以YH06最大,分别为58.8和63.2 cm,以YH01最小,分别为41.0和45.0 cm,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以YH01最多,分别为12.8和11.0个;单株结果数以YH01最多,为18.4个,饱果率以YH01最大,为82.6%;干荚果产量以YH03最高,其次是YH01,分别为4 514.2和4 506.3 kg/hm~2,分别比天府22(CK)增产10.05%和9.86%,且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籽仁产量以YH01最高,其次是YH03,分别为3 421.8和3 325.7 kg/hm~2,分别比CK增产5.82%和2.85%,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YH03的抗性最好,其次是YH01。综合考虑各项指标,YH03和YH01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宜宾市推广种植。

    2023年09期 No.456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 生物炭对黄瓜土壤真菌代谢的影响研究

    牛振宇;赵慧超;于思源;王红玥;于源;李东颖;王雪玉;

    以嫁接黄瓜为研究对象,采用日光温室栽培模式,通过在栽培基质中添加0(CK)、10、15、20、25及30 t/hm~2的生物炭,探究生物炭对黄瓜根际土壤真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BT3(20 t/hm~2)处理的AWCD值最大,为1.89;BT5(30 t/hm~2)处理的丰富度指数最高,为3.5;BT1(10 t/hm~2)可显著提高真菌在科分类水平的丰富度。在土壤中添加一定量(10、20、30 t/hm~2)的生物炭后,不仅提高了土壤真菌群落的代谢能力,而且提高了土壤真菌的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同时还提高了土壤真菌的多样性。

    2023年09期 No.456 30-32+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 不同催产激素组合及产后护理对南方马口鱼人工繁育的影响

    陈宇舒;薛凌展;陈度煌;胡振禧;廖梦香;吴妹英;樊海平;吴斌;

    为进一步优化南方马口鱼人工繁育技术,以雌鱼重30±3 g、雄鱼重50±3 g规格的南方马口鱼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催产激素组合对亲鱼催产及孵化效果的影响,并比较分析了产后护理对降低人工繁殖操作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南方马口鱼的最佳催产激素配伍为5μg/kg LRH-A_2+1 000 IU/kg HCG,催产率达到100%,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93.47%和91.17%;与2020年采用DOM+LRH-A_2的催产药物组合进行人工繁育的记录相比,2021年采用最佳催产激素配伍的雌鱼生产效率提升了53.2%,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提升了10、7.0和4.3个百分点;与传统的产后护理相比,优化的产后护理有效降低了亲鱼的损耗,存活率提高了15.4个百分点,说明科学有效的产后护理措施将有助于促进亲鱼快速恢复体质,降低繁殖生产带来的应激损失。

    2023年09期 No.456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土壤肥料·资源环境

  • 重金属在典型蔬菜可食部位的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郭思宇;黄运湘;

    选择常见蔬菜茄子、辣椒、豇豆(果菜类)、空心菜、白菜、油麦菜(叶菜类)、萝卜、莴笋、芥菜(根茎类)共9种蔬菜为试材,研究了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并评估了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9种蔬菜中都是Fe含量最高,其含量(湿重)为6.80~38.19 mg/kg,其中叶菜类的Fe平均含量为31.72 mg/kg,分别是果菜类和根茎类的2.7和2.3倍,Cr、Cd是蔬菜中超标的主要元素,除茄子外的8种蔬菜中Cr含量均超标,油麦菜和白菜叶的Cd含量超标;叶菜类具有较高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尤其是空心菜,As和Mn是引起非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元素,相较于成人儿童对于叶菜类中As和Mn的非致癌健康风险比成人更高,部分根茎类和果菜类对儿童也存在非致癌健康风险;Cd在9种蔬菜中均不构成潜在的致癌风险,As在叶菜类、部分根茎类和果菜类中均存在潜在的致癌风险,Cr在9种蔬菜中均构成潜在致癌风险,且Cr在叶菜类、根茎类中的致癌风险高于果菜类,相较于成人儿童存在更高的重金属致癌风险。

    2023年09期 No.456 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1K]
  •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降解菌群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周冰玉;孙翔宇;周宇;汪彬;王春平;

    为了获得高效降解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微生物资源,研究采用富集驯化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1个高效降解DEHP的HM6菌群,并对其群落组成和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M6菌群中最主要的科是Nocardiaceae(64.87%)、Alcaligenaceae(7.91%)、Comamonadaceae(5.34%)、Chitinophagaceae(4.53%),最主要的属为Rhodococcus(57.5%)、unclassified_f_Alcaligencaceae(7.90%)、Gordonia(6.23%)、Hydrogenophaga(3.43%);在含600 mg/L DEHP的培养基中培养3 d后,HM6菌群对培养基中DEHP的降解率可达93.9%;该菌群可在较宽温度、p H值范围内高效降解DEHP,最适降解温度为30或35℃,最适p H值为6.0~8.0,当初始DEHP浓度≤1 000 mg/L时,菌群对DEHP的降解率均大于86%。该研究还考察了HM6菌群在DEHP污染土壤(200 mg/kg)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21 d试验周期结束时,接种HM6菌群的试验组,DEHP的降解率达70.6%,而对照组的DEHP降解率仅为28.5%。这表明HM6菌群的添加显著提高了污染土壤中DEHP的降解率,其在DEHP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面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2023年09期 No.456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4K]
  • 不同类型肥料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李自林;秦娜;梁纬韬;丁争追格;杨晓玲;刘晓慧;杨吉;

    以云烟87为供试烤烟品种、当地常规施肥为对照,在云南丽江永胜县兴营村研究了不同类型辅助肥料(高碳基土壤修复肥、沃益多减肥菌剂、花果密码生物刺激素)对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筛选最适宜永胜烟区烤烟生长的烟草辅助肥料,提高烟叶品质。结果表明:团棵期、成熟期时T3处理(常规施肥+花果密码生物刺激素300~500倍液100 L/667m~2)能促进烟株生长发育,旺长期、现蕾期时T2处理(常规施肥+沃益多A液100 mL/667m~2+沃益多B液50 mL/667m~2)能促进烟株生长发育;T2处理对提高烟叶产量、烟叶化学成分积累合成、根部生长的效果最为显著;根部氮、磷含量以T3处理最高,钾含量以T2处理最高;茎秆、烟叶的氮含量以CK处理最高,磷含量以T1处理(常规施肥+高碳基土壤修复肥100 kg/667m~2)最高,钾含量以T3处理最高。

    2023年09期 No.456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 不同叶面肥对药用百合生长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肖群英;周佳民;张天术;王小娥;谢进;宋荣;朱校奇;徐瑞;

    为了筛选促进药用百合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与品质的叶面肥,以药用百合品种卷丹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纯品氨基酸、自制剂2、自制剂1、生根壮苗剂和细胞分裂素叶面肥对药用百合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叶面肥处理对百合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自制剂2处理能显著提高百合旺长期的株高和叶数,自制剂1处理能显著提高百合现蕾期的株高和茎粗,还能显著提高百合旺长期和现蕾期的叶数;各叶面肥处理均能提高百合的叶绿素含量和产量,其中,自制剂2和自制剂1处理百合旺长期和现蕾期的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清水处理(CK),自制剂1处理的产量最高,其次是自制剂2,分别为1 282.12和1 115.37 kg/km~2,且均显著高于CK,分别比CK增产47.55%和28.36%;除自制剂1处理的多糖含量外各叶面肥处理的黄酮含量和多糖含量均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因此,自制剂1和自制剂2叶面肥促进百合生长和提高产量的效果明显,可以在百合生产中推广应用。

    2023年09期 No.456 55-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植物保护·园艺园林

  • 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

    高爱军;鲁湘;刘勇;谭新球;戴建平;张玉烛;李巳夫;

    为明确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对水稻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效果,试验以感病品种玉针香为供试水稻品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该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亿CFU/m L嗜硫小红卵菌HNI-1悬浮剂100、200、300 mL/667m~2处理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在末次药后14 d为56.76%~69.48%,其中300 mL/667m~2处理的防效高于对照药剂20%噻菌铜悬浮剂100 mL/667m~2处理,但差异不显著;3种浓度药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在末次药后14 d为62.49%~72.98%,且300 mL/667m~2处理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处理。这表明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具有防控水稻细菌性病害的应用潜力。

    2023年09期 No.456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1K]
  • 益阳市棉田的杂草种类、危害情况及化学防治现状

    张弛;刘敏;叶晓君;魏继坤;胡利锋;

    为了有效防控棉田杂草,对益阳市棉花主产区的杂草种类、危害情况及化学防治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益阳市棉田主要杂草有11科、21种,禾本科、菊科和苋科杂草分别有5、5和3种,占比分别为23.81%、23.81%和14.29%,其他8科杂草每科均只有1种;相对多度超过10%的杂草有8种,其中铁苋菜、牛筋草、香附子、稗草和节节草的相对多度分别为58.10%、47.43%、35.44%、33.26%和24.58%,为益阳市棉田杂草的优势种群;发生面最广的杂草是铁苋菜,田间相对频度为18.92%,其次是牛筋草和稗草;禾本科杂草以牛筋草发生量最大、莎草科杂草以香附子发生量最大,田间相对密度分别为11.66%和26.88%;益阳市棉田难防恶性杂草主要是铁苋菜、牛筋草、香附子等,使用的除草剂主要是草甘膦和草铵膦,棉田杂草的防控存在用药量过大、盲目用药等问题。

    2023年09期 No.456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 不同杀线虫剂防控直播水稻根结线虫病效果研究

    唐灿辉;杨坚;彭德军;张景;马煜霁;吴泽其;丁中;

    为筛选出绿色环保、高效、低毒、安全的水稻根结线虫病防治药剂,选用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10%噻唑膦颗粒剂、1%阿维菌素颗粒剂、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60%吡虫啉悬浮剂种衣剂、10.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20%噻唑膦水乳剂、BAS 780 04F开展防治水稻根结线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上述药剂对水稻根结线虫均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其中,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播后喷施的2龄幼虫及卵粒控制效果最好,处理区虫口减退率为66.7%,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根结指数来看,以BAS 780 04F拌种处理的根结防治效果最好,为61.8%,撒施10.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和10%噻唑膦颗粒剂根结防治效果次之,分别为56.5%和54.2%。综合可知,BAS 780 04F拌种处理适合用于防治水稻根结线虫病,但该药剂尚处于试验阶段,需进一步研究论证;考虑成本及对环境污染的风险等问题,建议农业生产上播前撒施10.5%阿维·噻唑膦颗粒剂与10%噻唑膦颗粒剂来防治水稻根结线虫病。

    2023年09期 No.456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4K]

加工贮藏·检测分析

  • 湖南不同产区的浓香型上部烟叶品质比较

    文伟康;万花全;范才银;姚强;邓国林;刘国定;单雪华;邓小华;

    为了探讨湖南不同浓香型烟区间烟叶品质的差异,以衡阳、郴州、长沙、永州、邵阳等浓香型烟区的120份上部烟叶(B2F)样品为材料,对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湖南浓香型烟区的上部烟叶,整体外观质量以永州和邵阳烟区的较好,衡阳与郴州烟区的适中,长沙烟区的稍次;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均在适宜范围内;评吸质量各具特色;郴州烟区的上部烟叶14.3%可用来制作高档主料烟,其余4个烟区该档次比例均为0;衡阳烟区的上部烟叶用于制作主料烟的比例最高,为33.3%;长沙烟区的上部烟叶100%用于制作辅料烟;衡阳烟区的上部烟叶用于制作填充料烟的比例在5个烟区中也是最高的,达66.7%。

    2023年09期 No.456 69-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5K]
  • 百合外片加工中褐变控制工艺的优化

    李浪;王行军;彭长城;刘琪龙;刘昆言;余莲芳;高炜;

    以龙山县鲜卷丹百合3~4层鳞茎外片(采取人工拨片的方式由外向内取材)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复合护色剂配方为柠檬酸0.8%、半胱氨酸0.25%、抗坏血酸0.3%;并选取热烫时间、护色时间、鼓风干燥温度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法试验,以色泽L值为评价指标,获得最佳工艺参数为热烫时间8 min、复合护色剂护色时间30 min、鼓风干燥温度69℃,在该条件下百合粉色泽L值的理论值为87.27,试验均值为87.15,达到了理论值的99.9%,抑制褐变的效果良好,说明获得的百合粉最优加工工艺参数是可靠的。

    2023年09期 No.456 73-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0K]

农业工程·农业信息

  • 湖南省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效果评价

    朱昭;黎红梅;

    通过构建湖南省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与线性加权和法对2011—2020年湖南省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更好地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结果表明:2011—2020年湖南省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效果的综合得分提高61.2%,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长株潭、湘南、湘中、湘西和环洞庭湖五大片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综合得分总体均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但存在一定的差异,且呈现出不同的增长趋势;2020年,四大准则层得分占综合得分的比重情况为经济效益>节水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2011—2020年五大片区在4个准则层的得分存在不平衡现象,且存在优劣势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要打造现代化智慧灌区,促进各片区灌区协同发展;推广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区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综合能力;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2023年09期 No.456 79-8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5K]
  • 基于语义分割网络的克氏原鳌虾图像识别与分割

    龚珺函;皮瑜;陈黎;陈义明;朱幸辉;王冬武;

    为高效获取克氏原螯虾的精准分割图像,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割网络的克氏原螯虾图像识别与分割的方法。首先,在克氏原螯虾上市季节(4—8月)拍摄其图像,建立数据集;然后使用Labelme对所采集的数据集制作标签,进行数据增强,并将数据集按8∶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最后基于U-Net语义分割网络基础来对数据集进行预处理操作,其中网络的编码器部分捕捉克氏原螯虾图片的上下文信息,解码器部分对克氏原螯虾图片进行精准定位,完成分割任务。结果表明,训练后网络模型的validation Dice(验证集相似度)达到0.944 5,validation loss为0.055 5。这表明该研究所提出的语义分割网络可以较好地解决克氏原螯虾识别与分割问题,能够实现准确、高效的克氏原螯虾图像分割,为实现克氏原螯虾机器化优质选种打下了的基础,也为水产养殖智能化提供了视觉支持。

    2023年09期 No.456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5K]

农业经济与管理

  • 湖南稻田生态综合种养典型模式及发展对策

    严重君;宗锦涛;冯志永;刘新红;刘军;高爱军;

    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是一种充分利用稻田的生态空间,实现水稻和水产养殖动物互利共生的创新型农业生产模式。阐述了稻田生态综合种养的主要功能,综述了我国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概况,介绍了稻鸭共生、稻虾共生、稻鱼共生、稻蛙共生和稻螺共生等5种湖南省稻田生态综合种养典型模式,分析了目前湖南省稻田生态综合种养中存在缺少统一规划、协作机制不全、技术水平不高、培训服务落后、产业化程度低、市场开拓不足的问题,从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技术支撑、创新突破、产业化经营和深挖潜力等方面提出湖南稻田生态综合种养模式今后推广对策和发展思路。

    2023年09期 No.456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专论·综述

  • 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作物病害识别研究进展

    麻剑钧;刘晓慈;金龙新;熊伟;易森林;封春芳;刘阳;夏先亮;

    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是近年来农业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该识别技术旨在通过图像处理自动检测和识别农作物受到的病害,以便及时发现农作物病害,尽早防治。回顾了传统病虫害识别的机器学习方法;介绍了自动特征提取的深度学习方法,并从病害分类、病害检测和病害分割3个方面阐述了深度学习方法在农作物病害识别中的的应用研究进展;讨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技术目前面临的挑战,例如大规模数据集的获取不易、数据不平衡和模型部署难等;最后对机器视觉在农作物病害识别领域应用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2023年09期 No.456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