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杜;周锦悦;陈圆圆;刘鑫;瞿朝霞;唐珊珊;
为从湘西酸肉中分离筛选出可高效降解并耐受高浓度亚硝酸盐的菌株,以自制酸肉为原料,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菌株,通过盐酸萘乙二胺法进行指标检测,得到了4株可明显降解亚硝酸盐的菌株,经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认菌1和菌2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菌3和菌4为清酒乳酸杆菌(Latilactobacillus sakei)。通过发酵条件的优化和耐受能力的测定,证明了从湘西酸肉中筛选出的1号菌株,对高浓度(500 mg/L)的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降解和耐受能力,在接种量为4%,p H值为4时,对亚硝酸盐的降解率最高可达82.74%。该研究筛选的酵母菌和乳酸菌对人体无害,可投入到发酵肉制品的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023年09期 No.456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3K] - 宁晨晨;刘强丽;丁子航;夏婷婷;施建莲;韦瑾;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 et Hemsl)是中药黄精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采用核糖体RNA(r RNA)基因转录区ITS2序列及cp DNA非编码区rpl20-rps12、trn L-trn F和psb A-trn H序列对收集自云南省多个地区的22份滇黄精样品进行分子鉴定,并采用MEGA7.0.26构建邻接(NJ)系统聚类树,以初步了解实际流通中黄精药材的基源,探究在滇黄精药材资源利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品种混淆的问题。结合各样品的分子生物学信息和形态特征,发现收集的22份样品中,初步判定可能为滇黄精的有11份,可能为卷叶黄精的有7份,其中暂无法确定为滇黄精或者卷叶黄精的有5份,鉴定为轮叶黄精的有3份,玉竹1份,多花黄精5份。这表明形态特征结合DNA分子序列分析可以作为中药材鉴定的有效手段。
2023年09期 No.456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1K] - 周向平;邓征宇;赵阳阳;彭曙光;肖钦之;周立;麻浩;胡日生;
研究了施肥水平、单株留果数和蒴果采摘期对湘烟7号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繁种质量和种子活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提高,种子更加饱满,但种子活力以纯氮用量为195 kg/hm~2时较理想;增施钾肥和磷肥有利于提高湘烟7号种子产量,其中钾肥对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较大,肥料配比以m(N)︰m(P_2O_5)︰m(K_2O)=1︰(1~1.2)︰(2.5~3.0)较理想;增加蒴果留果数有利于提高湘烟7号种子产量,但种子活力以单株留蒴果数为100~160个时较理想;80%蒴果颜色由黄转褐时采摘有利于提高湘烟7号种子产量和质量。综合考虑种子产量和质量,湘烟7号种子繁育的施氮量以180~195 kg/hm~2为宜,最适氮磷钾配比为m(N)︰m(P_2O_5)︰m(K_2O)=1︰(1~1.2)︰(2.5~3.0),最适单株留蒴果数为160个,蒴果采摘时期以80%蒴果由黄转褐时最佳。
2023年09期 No.456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 关峰;刘义梅;徐梦洁;汪安斌;张贺翠;朱利泉;
以湘烟7号、渝金香1号、GZ36等6个烤烟品种为研究对象,从烤烟农艺性状、常规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含量、评吸质量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旨在明确生态环境与烤烟品种的互作效应,筛选出适宜黔江高海拔多雨生态烟区种植的烤烟品种。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方面,GZ36的大田生育期最短,渝金香1号的大田生育期最长,2个品种之间相差4 d;在叶绿素含量变化上,GZ36的叶绿素含量含量较低,而湘烟7号和渝金香1号的叶绿素含量较高;在烟叶形状上,渝金香1号和LY1306的主脉较粗,而GZ36的主脉较细;在烤后烟叶化学成分上,湘烟7号与LY1306常规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GZ36的致香成分含量最高,湘烟7号的致香成分含量最低,其余品种的致香成分含量差别不大;在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方面,GZ36表现最差,湘烟7号、渝金香1号和LY1306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与云烟87整体一致;在经济性状方面,渝金香1号、湘烟7号、K326、LY1306的产质量均略优于对照品种云烟87。综合来看,GZ36和LY1306在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产质量上各有优缺点,而湘烟7号、渝金香1号和K326的整体表现略优于当地对照品种云烟87,因此推荐湘烟7号、渝金香1号和K326在重庆市黔江烟区进行种植。
2023年09期 No.456 19-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 唐明;程智敏;余仁;蔡毅;杨苹;黄胜;
为筛选适合宜宾市种植的优良花生新品种(系),开展了花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YH04的生育期最短,为114 d,YH01的生育期最长,为121 d;主茎高和侧枝长以YH06最大,分别为58.8和63.2 cm,以YH01最小,分别为41.0和45.0 cm,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以YH01最多,分别为12.8和11.0个;单株结果数以YH01最多,为18.4个,饱果率以YH01最大,为82.6%;干荚果产量以YH03最高,其次是YH01,分别为4 514.2和4 506.3 kg/hm~2,分别比天府22(CK)增产10.05%和9.86%,且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籽仁产量以YH01最高,其次是YH03,分别为3 421.8和3 325.7 kg/hm~2,分别比CK增产5.82%和2.85%,且显著高于其他品种(系);YH03的抗性最好,其次是YH01。综合考虑各项指标,YH03和YH01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适宜在宜宾市推广种植。
2023年09期 No.456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