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遗传育种

  • 镉胁迫下姬松茸菌株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张宇慧;马鑫旺;夏志兰;黄民凤;苏荣荣;

    为探明姬松茸菌株对重金属镉的富集机理,以前期筛选出的镉高、低富集姬松茸菌株(J11、J4)为材料进行2 mg/L的镉胁迫处理,以未添加外源镉作对照,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菌丝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类固醇生物合成、抗生素的生物合成、碳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内质网的蛋白质加工、甲烷代谢、淀粉和蔗糖的代谢等通路;其中,类固醇生物合成、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上调;甲烷代谢、淀粉和蔗糖代谢、碳代谢、谷胱甘肽、乙醛酸和二羧酸等代谢途径下调。分析认为碳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可能在姬松茸菌株响应镉胁迫方面起重要的作用。

    2022年08期 No.443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9K]
  • 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茶黑刺粉虱的鉴定与分析

    张莉;李帅;张金峰;王威锐;孟泽洪;

    茶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camelliae Kanmiya & Kasai)是近年来提出的区别于橘黑刺粉虱[A.spiniferus(Quaintance)]的独立物种,为实现茶黑刺粉虱的精准鉴定,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成功获取了来源于贵州独山、贵阳、湄潭以及山东泰安茶园的6个茶黑刺粉虱样本的mt DNA COI基因DNA条形码特定的标准区域序列片段,登录号分别为ON534214、ON534215、ON534319、ON534320、ON548917、ON548918,通过序列比对发现,茶黑刺粉虱个体间的遗传距离(0~8.7%)远小于与外群刺桐粉虱的遗传距离(28.9%~29.8%),证明DNA条形码技术应用有效;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来源于不同地区的茶黑刺粉虱明显分化为2大分支,分别为贵州湄潭、独山和山东泰安分支以及贵州贵阳分支,其结果可支持茶黑刺粉虱的单系性结论,同时2大分支分化明显,尚可能存在隐存种。

    2022年08期 No.443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 湖南省2016—2021年审定的水稻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张茂哲;

    根据2016—2021年湖南省审定的水稻品种资料,系统分析了审定品种主要性状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结果表明:2016—2021年湖南省共审定了356个水稻品种,以杂交稻品种为主,占比高达96%;审定品种的产量整体上表现出两系杂交稻高于三系杂交稻、三系杂交稻高于常规稻的特点;在不同熟期的品种中,中稻迟熟组产量水平最高,穗大粒多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高产已经不再是品种选育最关注的方向,绿色、优质(抗性)将与产量并重,从审定品种的抗性表现来看,稻瘟病抗性显著增强,但是中抗品种的数量和比例并没有随着品种审定数量的增加而大幅提高,表明水稻品种的抗病性育种依旧任重道远;湖南省审定的水稻品种中,常规稻品种以优质为特色,但应加大对其产量提升的研究力度;对杂交水稻品种选育主要以两系杂交稻为主,这将是湖南省杂交水稻品种选育未来的主导方向。

    2022年08期 No.443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5K]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 稻龟共生模式对稻田杂草及水稻害虫的影响

    黄志才;周昆;匡炜;王冬武;张世辉;李召华;李咏谊;黄为;

    为了研究稻龟共生模式对稻田杂草及水稻主要害虫、天敌的影响,以农香42为供试水稻品种,设置了稻龟共生(T1~T3)、常规栽培(T4)和空白对照(T5)处理;其中,稻龟共生处理又依据放龟数量分为120、160和200只/667m~2 3个处理,常规栽培施用除草剂控制杂草,施用化学农药防控病虫害;稻龟共生处理和空白对照不施用除草剂和化学农药。结果表明:稻龟共生处理可有效控制稻田杂草,其杂草防效为73.64%~97.31%;并有利于稻田生态环境下害虫天敌的繁育,稻田中蜘蛛和黑肩绿盲蝽数量较常规栽培显著增加;同时可有效降低田间稻飞虱基数,与空白对照相比,稻飞虱数量减少了28.67%~87.95%。在稻龟共生模式处理中,以稻田放龟200只/667m~2效果最好,产量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

    2022年08期 No.443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6K]
  • 低温胁迫对4个三角梅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伍成厚;余铭杰;温志;傅小霞;郑育芬;吴佳庆;陈秋香;唐湘楠;

    以玫红、樱花、水红和小叶紫 4个三角梅品种的叶片为材料,研究了低温胁迫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经3℃低温胁迫处理4 d后,4个三角梅品种的F_m值分别比CK下降40.3%、30.8%、25.6%和17.4%,以玫红下降最多、小叶紫下降最少;4个三角梅品种的F_v/F_m值分别比CK下降19.5%、10.2%、5.2%和10.8%,以玫红的降幅最大,水红降幅最小;4个三角梅品种的Y(NO)值分别比CK升高24.5%、35.0%、17.5%和22.0%,以樱花的升高最多。因此,小叶紫和水红2个品种的耐寒性较玫红和樱花强。

    2022年08期 No.443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土壤肥料·资源环境

  • 不同浓度海藻肥对玉米苗期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

    王姗姗;刘爽;张美玲;崔赛;程东娟;葛振宇;王春男;王建霄;

    以联科532为供试玉米品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1、1.25、1.5、2、2.5和3 g/L)海藻肥对玉米苗期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生长指标来看,以2 g/L的处理玉米苗生长表现最好,培养30 d时,与CK相比,玉米株高提高了10.68%,茎粗增加了11.78%,地上部鲜重提高了12.74%;从生理指标来看,添加不同浓度的海藻肥,可以提高玉米苗期脯氨酸、抗坏血酸、可溶性糖、叶绿素的含量以及SOD的活性,并降低植株体内丙二醛(MDA)的含量,增强植株的抗逆性;从养分积累来看,玉米地上部氮磷钾养分含量随海藻肥施用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以2 g/L的处理玉米苗的养分积累最多。因此,在玉米苗期的施肥管理中,应注意配合施用适宜浓度(2 g/L)的海藻肥,以促进玉米生长,增强抗逆性,培育壮苗。

    2022年08期 No.443 25-29+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9K]
  • 钾肥配施对烤烟钾积累、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李媛媛;汪代斌;王高峰;李正;李钠钾;郑林林;叶协锋;刘建军;

    为了探索不同种类钾肥配施对烤烟钾积累、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选用烤烟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在重庆市巫溪县古路镇青龙村开展了不同硫酸钾和黄腐酸钾配施方案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T2处理(70%硫酸钾和30%黄腐酸钾)的烟株田间长势最好,T3处理(50%硫酸钾和50%黄腐酸钾)次之;T3处理的烟株干物质积累量最多、根体积最大;T2处理能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并减少土壤缓效钾的消耗,更利于植物吸收利用钾离子;T3处理烟叶的钾分配系数最大、钾肥表观利用率较高且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协调性较适宜,T5处理(100%黄腐酸钾)烟叶的钾积累量最大,钾肥表观利用率最高,T2处理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含量及其协调性最适宜;T3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07.21 kg/667m~2,T5处理的产值最高,达1 526.87元/667m~2。综合考虑烟株的长势、干物质积累、根体积、钾素利用率、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及其协调性、产量和产值等因素,T3处理(50%硫酸钾和50%黄腐酸钾)是钾肥配施的最优方案,可在当地生产上推广应用。

    2022年08期 No.443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 近40年间长沙市稻田土壤肥力变化特征

    邓耀辉;叶钰;

    利用长沙市稻田土壤质量监测(2021)与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数据,分析了长沙市稻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以及pH值共5个指标的变化,探讨了其形成原因及新时期优化施肥对策。结果表明:近40年来,长沙市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提高,增加9.00%,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均明显提高,增幅分别为43.79%、24.86%、131.73%和64.79%,但土壤pH值平均降低了0.56个单位。针对目前土壤氮素丰富、速效钾供应充足、速效磷缺乏比例较高和酸化趋势明显的现状,提出继续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增磷控氮保钾的优化施肥建议。

    2022年08期 No.443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1K]
  • 怀化地区水稻优等气候品质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易永;李民华;张伟;黄安凤;肖健;

    基于怀化地区107个自动气象站2011—2020年的气象资料,从整精米率、垩白度、碱消值和综合品质4个角度分析了该地区适宜水稻生产的气候品质。结果表明:怀化地区最佳优等气候品质区为海拔300~600 m的东部雪峰山、北部武陵山、西部云贵高原余脉等中低山区;而大河河谷地带及海拔800~900 m的高山区因为优等垩白度气候品质时段和优等碱消值气候品质时段重合度差导致其综合优等气候品质时段较短。从优等气候品质考虑,怀化市海拔300 m以下的地区最好将水稻抽穗期安排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海拔300~500 m的地区最好安排在8月中旬中期至下旬,海拔500 m以上的地区最好安排在8月中旬,高寒山区最好安排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

    2022年08期 No.443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2K]

植物保护·园艺园林

  • 4种低毒农药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

    付威;莫长安;涂镜;曾粮斌;

    为了探索更多的安全有效防治茶尺蠖的低毒农药,以100亿孢子/mL的短稳杆菌悬浮剂(A)、20%除虫脲悬浮剂(B)、1.2%苦参碱(C)、15%茚虫威乳油(D)这4种低毒农药为材料进行园间药效比较试验,以茶尺蠖防治效果和茶叶产量等为考察指标。结果表明:药后7 d,A、B、C、D处理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9.54%、85.98%、71.04%和88.32%,处理间校正防效差异显著;经药剂处理后茶叶产量也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其中以处理D产量最高,达到了5 305.13 kg/hm~2,其次是处理B,产量为5 115.00 kg/hm~2,二者差异不显著;清水对照产量最低,仅2 320.13 kg/hm~2。这表明4种药剂对茶尺蠖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15%茚虫威乳油和20%除虫脲悬浮剂对茶尺蠖的防治效果较好,且对茶叶有显著增产效果。

    2022年08期 No.443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田间药效试验

    徐文;王昆;田家顺;

    为了筛选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高效安全药剂,明确不同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选用生产上常用的8种杀菌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8种杀菌剂对水稻稻瘟病均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40 mL/667m~2(处理3)和10%嘧菌酯微囊悬浮剂70 mL/667m~2(处理2)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末次药后14 d的防效分别达84.2%和83.6%,保产率分别为13.0%和12.1%,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6%春雷霉素水剂(处理7)和1 000亿孢子/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处理8)这2种生物农药对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虽然低于其他药剂,但其末次药后14 d的防效也分别达65.7%和72.8%,保产率也分别达6.2%和7.8%,在生产上建议将这2种生物农药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以延缓稻瘟病菌的抗药性。

    2022年08期 No.443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 5种除草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封闭除草效果

    龙成;田家顺;

    为筛选水稻移栽田封闭除草高效安全的药剂,选择5种常用封闭除草剂进行水稻移栽田除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复配药剂30%苄嘧·丁草胺可湿性粉剂450 g/hm~2(有效成分,下同)防治效果最好,高达96.9%;经方差分析,药后15 d 30%苄嘧·丁草胺可湿性粉剂总草防效与380 g/L噁草酮悬浮剂处理总草防效无显著性差异;药后30 d,15%丙块噁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50%丙草胺乳油、380 g/L噁草酮悬浮剂的总草株防效、鲜重防效均与复配药剂30%苄嘧·丁草胺可湿性粉剂无极显著性差异;240 g/L乙氧氟草醚乳油72 g/hm~2对稗草、莎草防效差,对阔叶杂草效果好。建议在水稻移栽田封闭除草时与禾本科、莎草科类除草剂混用。

    2022年08期 No.443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 玉米田草地贪夜蛾防治药剂的筛选

    王闯;曾向萍;周文;戴清;姚艳红;王清清;黄蕊;

    选取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7种药剂,通过单剂施用和混配施用探究这几种农药对玉米田间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150 g/L茚虫威EC、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5%甲维盐EC这2组混配剂防治草地贪夜蛾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3 d校正防效分别到达91.94%和89.52%,药后5、7和10 d校正防效均高于95%,可在草地贪夜蛾世代重叠严重及虫口压力大时施用;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150 g/L茚虫威EC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这3种药剂高剂量和低剂量对草地贪夜蛾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5 d校正防效均在75%以上,药后10 d校正防效均超过92%,也可作为草地贪夜蛾防治的首选药剂。

    2022年08期 No.443 55-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4K]
  • 长沙市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控建议

    王清清;姚艳红;罗莹;严潜;王闯;黄蕊;龚磊;

    近年来,长沙市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主要病虫害频发重发,次要病虫逐年加重,给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介绍了近5年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病虫消长动态,发生特点表现为病虫害种类增多,虫害重于病害,新的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加,抗药性增强;二化螟、纹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在全市范围内发生普遍,仍是全市水稻病虫害的防控重点。分析这些病虫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受虫源、菌源面积大,还有气候条件、耕作栽培等多种因素影响,提出了加强监测预警、推广绿色防控、确定防治适期、科学安全用药等防控建议。

    2022年08期 No.44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4K]
  • 不同营养土及容器对枳苗生长的影响

    谭振华;谭鑫;黄佳慧;何淙;成璐伶;罗宇;戴素明;李大志;

    以柑橘的砧木枳苗为试材,育苗土壤选择B1营养土(河沙、锯木屑、草炭)和B2营养土(椰糠、棕纤维、草炭、稻壳、红壤),育苗容器选择聚乙烯塑料容器和多孔可拆卸容器,设置不同营养土和不同容器处理的培养试验,分别研究营养土、容器对枳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育苗土壤方面,枳苗嫁接期,B2营养土培育的枳苗质量较优,相比常用的B1营养土,B2营养土培育的枳苗各项生长指标均极显著增加;在育苗容器方面,相比常用的聚乙烯塑料容器,多孔可拆卸容器培育的枳苗株高、茎粗、主根粗、根干重极显著增加,适合枳苗生长。因此,选用B2营养土及多孔可拆卸容器能显著提高枳苗生长质量,这为容器育苗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新的途径。

    2022年08期 No.443 63-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0K]

加工贮藏·检测分析

  • 紫薯-猕猴桃复合果酒的加工工艺优化

    高歌;周雅萍;王新涛;刘雨;王梓菁;

    以紫薯、猕猴桃为主要原料展开混合发酵,研制一款营养丰富、酸甜可口香气浓郁的复合果酒。利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形式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发酵条件为猕猴桃汁与紫薯汁的混合比例为1∶4,酵母添加量为0.1%,NaHSO_3添加量为20 mg。在此条件下,复合型果酒的风味最佳,口感协调且酸甜适宜,酒体整体呈紫红色,清澈,无明显杂质及沉淀物,混合有紫薯与猕猴桃的特殊香气,复合特征明显。

    2022年08期 No.44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 黑曲霉菌液对苎麻副产物与水稻秸秆混合青贮的影响

    唐艳仪;周玥琳;揭红东;刘小春;刑虎成;揭雨成;

    为探究黑曲霉对苎麻副产物与水稻秸秆混合青贮的影响,将苎麻副产物、水稻秸秆、蔗糖按80∶18∶2的比例混合均匀,分别加入5%、10%、15%、20%的黑曲霉菌液(指菌液体积与青贮原料质量之比),以不添加黑曲霉菌液作对照,青贮30 d后开包取样进行感官评分、发酵品质、营养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添加黑曲霉菌液的混合青贮饲料中干物质和粗蛋白含量均有所提高,其中以添加15%黑曲霉菌液的效果最好,干物质(DM)和粗蛋白(CP)含量分别为30.69%和16.62%,显著高于对照;除粗脂肪(EE)外,添加15%黑曲霉菌液混合青贮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纤维素(CEL)含量均显著低于CK;添加黑曲霉菌液的混合青贮料pH值均显著低于CK,其中以添加15%黑曲霉菌液的pH值最低,乳酸最高,氨态氮与总氮比值最低,V-Score评分最高。

    2022年08期 No.443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7K]

农业经济与管理

  • 湖南省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研究

    麻剑钧;熊伟;夏先亮;屈春志;杨善解;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建立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价机制,湖南省部署开展了湖南省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工作,参照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121个涉农县(市、区)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形成了相应的评价报告。根据有效样本进行综合测算发现,2020年湖南省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总体水平为44.5%,高于全国总体水平,发展水平较好。在评价报告的基础上对湖南省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主要存在的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重视不够、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支撑不足、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程度不高、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农产品销售能力不强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强化政策保障、优化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强化基础支撑、深入实施农业农村新基建行动,强化示范引领、打造农业农村数字化应用场景,强化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建议。

    2022年08期 No.443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1K]
  • 消费者对湖南大米质量安全信息的需求调查

    朱湖英;伍克平;莫怡娉;郜敏莹;盛佳芸;刘蕊萧;

    通过调查609位消费者对湖南大米质量安全的信息需求,发现消费者对湖南大米质量安全信息的需求特征如下:消费者对湖南大米质量安全信息的需求意愿强;消费者获取湖南大米质量安全信息的渠道多样化,有亲朋好友的介绍宣传、电视新闻等;消费者对于湖南大米包装上的一般信息需求较强,对湖南大米的农残含量或重金属含量、营养成分、转基因标识等专业信息需求也较强。限制消费者获取大米质量安全信息的主要因素包括:消费者自己不关注、信息获取障碍、信息识别障碍以及企业隐瞒信息等。基于上述发现,提出了优化湖南大米质量安全信息搜索平台的内容,加强湖南大米企业对大米质量安全信息的公布,增强消费者、供应者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互动,加强食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等满足消费者对湖南大米质量安全信息需求的建议。

    2022年08期 No.443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3K]
  • 基于AHP-SWOT模型的郴州市柑橘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荣华;李大志;邓奕文;谭振华;邓子牛;龙桂友;朱亦赤;

    为了更好地促进郴州柑橘产业的发展,研究基于AHP-SWOT模型,对郴州柑橘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总力度和区域柑橘产业发展战略方位角与战略态度。结果表明:郴州市柑橘产业发展战略类型属于开拓型战略区的实力型,应采取积极的战略态度。根据研究结果,从牢固树立产业高质量发展理念、全面提升果实品质、大力建设商品化处理生产线、持续推进品牌建设、深入挖掘市场潜力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建议。

    2022年08期 No.443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0K]
  • 乡村振兴背景下澧县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戴述雄;陈湘云;

    对澧县葡萄产业发展的基础及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与总结,发现澧县在地理条件得力,产、学、研合力以及政策扶持给力的葡萄产业发展基础上,主要通过技术创新支撑、合作社联社引领、品牌培育推动、链条延伸带动、项目打造升级葡萄产业发展。分析了澧县葡萄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发现澧县葡萄产业发展存在行政推动有待加强、品种结构有待优化、标准生产有待提高、品牌打造有待提升、销售渠道有待拓展、配套人才有待完善等问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出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澧县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领导,科学规划;优化布局,改良品种;多措并举,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市场营销,强化品牌建设;拓展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条;扶持龙头企业,引进培育人才。

    2022年08期 No.443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 西藏山南市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

    李志清;杨艳斌;吴军琴;格桑德吉;仁增;

    对山南市下辖的乃东区、扎囊、贡嘎等9个蔬菜主要生产县(区)18个乡(镇)27个村的35个蔬菜种植主体的设施蔬菜生产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到2021年西藏山南市共建有蔬菜栽培设施4 555栋,设施蔬菜生产现状具有设施栽培呈现规模化、经营主体组成多元化、种植蔬菜种类多样化、生产过程少有机械化和产品销售融入市场化的“五化”特点;但也存在栽培设施亟待维修、生产资料供应不足、种植结构不优、栽培技术有待提高和销售市场需要拓展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认真总结经验、完善大棚运行机制,加强供给与科技创新、满足基本生产资料的需求,组织观摩实训、提高栽培管理技术水平和打造高原品牌、开拓内地高端市场的建议;并对山南市的设施蔬菜发展进行了展望。

    2022年08期 No.443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专论·综述

  • 秸秆覆盖还田对坡耕地的保护作用综述

    程鹏;廖超林;朱坚;彭华;简燕;贾金龙;

    为了有效控制坡耕地养分径流损失、降低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风险,从我国坡耕地养分流失现状出发,详细阐述了影响坡耕地养分地表流失的因素、我国坡耕地氮磷养分流失的主要途径、保护坡耕地的节肥减排措施、秸秆覆盖还田对坡耕地的保护作用等内容,提出了4条减少坡耕地养分流失的措施:(1)坡度较大的坡面上采用横坡种植或坡改梯等工程措施;(2)雨季来临前或者作物种植前采取秸秆覆盖等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强降雨对坡面的冲刷侵蚀;(3)采取有机肥无机肥配施的方式有效改善土壤侵蚀程度,提高土壤肥力;(4)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少耕或免耕等保护性措施以获得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2022年08期 No.443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0K]
  •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生物防治细菌的研究态势

    李好;谭琼;王晓兰;曾力方;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WOS核心合集及CNKI数据库中生物防治细菌相关研究的文献数据,从文献年代分布、学科分布、主要研究机构和高被引用论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17年以来生物防治细菌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机构和学者的重视,全球范围内对生物防治细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生物、植物保护和生物技术等方面;其中,美国、中国、西班牙在生物防治细菌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我国在该领域发文量位列首位,表明我国在生物防治细菌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力和研究基础,但影响力较低,表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深度有待加强。

    2022年08期 No.443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