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遗传育种

  • 白菜薹新品种天成早薹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张忠武;王敏;邓正春;孙信成;彭元群;段赞赞;黄琳;王桢;

    天成早薹1号是常德市蔬菜科学研究所以胞质雄性不育系TCMS46-8为母本、从株州地方白菜薹农家品种中选育的株系sn10-6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早熟型白菜薹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等特性,适于在长江流域推广栽培。对白菜薹新品种天成早薹1号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进行了介绍,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系统总结。

    2020年11期 No.42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 优质杂交稻桃优系列新组合在桃源县的品比试验

    刘大锷;伍中胜;王永华;李娟;彭晋新;欧阳江南;

    通过品比试验,明确了桃优系列13个杂交稻组合在桃源县的种植情况。结果表明:桃优系列13个组合间的产量差异幅度小,组合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证明了利用桃农1A所配组合的稳定性和丰产性基本一致;根据试验数据和田间种植情况,桃优89、桃优205、桃优296、桃优149、桃优N842、桃优361(又名桃香优361)、桃优粤农丝苗这7个组合,均有不错的表现,适合在桃源大面积推广种植。在推广种植过程中要依据地区差异性和前茬熟期合理选择组合。

    2020年11期 No.422 4-6+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0K]
  • 长沙县优质杂交中稻新品种引进及筛选试验

    周才斌;曾盖;

    为筛选出适合长沙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杂交中稻新品种(组合),以市面购买的10个和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育种站近年培育的12个杂交稻品种(组合)为试验材料进行品种筛选试验,调查了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田间抗逆性等主要性状,并测定了稻米外观和食味品质性状。结果表明:生育期适宜,能同时满足增产超过5%、米质食味评分高于85分,且外观目测分级在2级以上的高产优质品种(组合)有荃优华占、煌两优粤禾丝苗、辉两优黄丝占、煌两优绿油占、煌两优黄丝占、煌两优五山丝苗、隆两优华占和辉两优粤禾丝苗等8个杂交稻品种(组合);其中荃优华占和隆两优华占2个品种已经审定多年,北大荒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育种站选育的6个组合的产量、米质、抗倒性都得到了多年的验证,其稻瘟病抗性均能达到生产应用要求,通过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后可在长沙县境内推广种植。

    2020年11期 No.422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 湖南省冬季鲜食马铃薯品种(系)引进及比较试验

    黄艳岚;张超凡;黄伯军;张道微;董芳;

    为筛选适合湖南冬季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以中薯5号作为对照,进行了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可正常生长成熟,产量最高的品种为费乌瑞它,产量2 071.04 kg/667m~2,品种226次之,产量1 686.97 kg/667m~2,再次是希森3号,产量1 660.96 kg/667m~2,均高于对照(1 506.17 kg/667m~2)。3个品种的商品薯率在93.74%~96.13%,均高于对照,干物质含量在17.67%~19.19%,块茎表现较好,适合在湖南种植。

    2020年11期 No.422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0K]
  • 云烟116在宜宾烟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

    蔡毅;杨洋;程智敏;鄢敏;杨苹;唐明;杨懿德;黄胜;

    为了探讨云烟116在四川宜宾烟区的生态适应性,选择兴文、筠连等4个产烟县的10个生态点考察了该品种的生育期、植物学性状、田间发病情况、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等指标。结果表明:云烟116群体稳定、生长整齐一致,株型适宜,生育期适中、生长势较强,田间发病较轻,烟叶易烘烤、颜色橘黄、成熟度好。与对照云烟87比较,云烟116的产量、产值较高,稳定性较好,在宜宾烟区不同生态区均可种植,尤其在中低海拔区域(1 200 m以下)可替代云烟87种植,但病毒病和青枯病发病严重区域应慎种。

    2020年11期 No.422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耕作栽培·生理生化

  • 割苗对湖南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郭欢乐;李涵;曹钟洋;陈志辉;曾强;汤彬;

    为了研究割苗处理在湖南夏玉米栽培过程中的可行性,以湘康玉7号为材料,在长沙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割苗后玉米灌浆期延迟,成熟期推迟;植株株高、穗位变矮,生物量减少,空杆率和倒伏率上升,产量明显下降,未出现北方玉米区割苗处理的增产现象。因此,该措施不能促进湖南夏玉米生长,该栽培技术不宜在当地推广。

    2020年11期 No.422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 锌缺乏和过量对藜麦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程维舜;黄翔;陈钢;罗茜;王素萍;姜利;杜雷;洪娟;

    为研究锌缺乏或过量对藜麦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以台湾红藜幼苗为供试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法,分别进行锌缺乏(0 μmol/L)和锌过量(1 000 μmol/L)2个处理下藜麦幼苗生长指标和光合特性指标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缺锌和锌过量胁迫8 d后,锌缺乏和过量都会抑制藜麦幼苗地上部生长,降低植株光合作用速率,从而减少干物质积累;锌过量还会显著抑制幼苗根系生长,减少色素含量和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

    2020年11期 No.422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9K]
  • 不同光质照射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内源激素的影响

    雷桓;陈慧仁;余丹;杨佳俊;吉璐;

    以绿光为对照,研究了红、橙、黄、绿、青、蓝、紫及红外等8种不同光质处理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橙、青、蓝及红外光照射对绿豆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影响,而紫光和黄光照射对绿豆种子的发芽速率和发芽势有显著促进作用,处理6 h就有72%和70%的种子发芽,而其他处理此时只有42%~50%的种子发芽;紫光处理会显著增加绿豆种子的IAA和ZR含量,黄光处理会显著增加绿豆种子的IAA和GA_3含量,但是紫光和黄光处理均不会显著增加绿豆种子的ABA含量。

    2020年11期 No.422 24-2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4K]

土壤肥料·资源环境

  • 稻龟生态系统中稻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生产效果研究

    刘丽;周昆;邓时铭;邹利;李金龙;何志刚;王冬武;黄志才;

    通过设置池塘单养草龟、水稻单作和稻龟综合种养试验,比较分析稻龟生态系统中稻田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及生产效果。结果表明:(1)除pH值外,池塘单养草龟组(TM组)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氮、全磷、有效磷、全钾和速效钾等各养分含量在返青期、拔节孕穗期、灌浆期、成熟末期均显著高于水稻单作组(RM组)和稻龟综合种养组(RT组),与RM组相比,RT组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积累;(2)RT组稻谷产量比RM组高24.48%(P< 0.05);(3)草龟增重与土壤养分无明显相关关系,而水稻产量与土壤养分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RT组草龟生长性能优于TM组,其水稻生长性能也优于RM组。综上所述,稻龟综合种养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稻田利用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生态农业新模式。

    2020年11期 No.422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 桃江县毛竹林土壤养分状况初探

    王娟;沈健林;肖进军;李勇;吴金水;

    为了解桃江县毛竹林土壤养分状况、促进毛竹林健康生长,于2018年初步开展了桃江县毛竹林土壤养分状况调查,采集桃江县境内自西向东12个典型毛竹林土壤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平均pH值为4.37,属于严重酸化水平;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1.9 g /kg,属于轻度贫瘠水平;全氮含量平均为1.91 g /kg,属于中度贫瘠水平;碱解氮含量平均为99.3 mg/kg,属于轻度贫瘠水平;全磷含量平均为0.34 g/kg,属于中度贫瘠水平;速效磷含量平均为1.17 mg/kg,属于严重贫瘠水平;全钾含量平均为22.6 g/kg,属于肥沃水平;速效钾含量平均为85.6 mg/kg,属于肥沃水平。桃江毛竹林土壤pH值偏低不适宜毛竹生长,且磷素含量极其缺乏,建议开展增施磷肥和施用石灰等碱性材料试验,并验证磷肥和石灰施用对毛竹林土壤肥力以及竹子、竹笋产量的影响。

    2020年11期 No.422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 果蔬专用缓释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

    刘文;江涛;向铁军;周游;谭美;

    为了探讨果蔬专用缓释肥在辣椒上的应用效果,设计不同施肥处理田间对比试验,探讨了不同施肥处理对辣椒生长势、产量、营养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果蔬专用缓释配方肥(T4)与不施肥(T1)、不施氮肥(T2)和常规施肥(T3)相比,单株结果数分别增加45.90%、24.91%和8.21%,单果重分别增加25.37%、8.90%、6.20%,产量分别提高17.65%、11.85%和7.81%,纯收入分别增加699、545和403元/667m~2。施果蔬专用缓释配方肥的T4处理辣椒商品性明显提高,辣椒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较其他3个处理提高,且T4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T1处理,果蔬专用缓释配方肥能明显改善辣椒果实营养品质。

    2020年11期 No.422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 不同施肥量对闽烟9号、FL57产质量的影响

    谢丽芳;陈艳;饶文平;杨庆根;刘汉忠;肖先仪;陈荣华;刘毅;

    为探讨赣州烟区生态环境下闽烟9号、FL57的适宜施肥量,试验采用列区设计,设高、中、低3种施肥水平,施肥量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共12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施肥量对不同品种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区土壤肥力条件和3种施肥水平下,烤烟的产量、均价、产值、上等烟率和上中烟率等主要经济性状,存在品种与施肥量显著的互作效应。闽烟9号高肥处理产量、产值最高,但原烟的化学成分协调性不及中肥处理;FL57在高肥处理时,中部原烟的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闽烟9号以中肥~高肥最适宜,FL57以高肥最适宜。

    2020年11期 No.422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 生物炭对镉铅污染土壤中金银花生理特性及镉铅积累的影响

    向阳;向言词;任海;简曙光;王瑞江;汪结明;向建华;胡伟;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镉铅污染土壤中添加生物炭对金银花生理特性及其镉铅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2%~16%的生物炭处理可显著增加金银花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明显降低其SOD活性;添加6%~16%的生物炭时金银花根部与茎部的镉与铅的含量均显著下降;添加2%~16%的生物炭时金银花叶部与花中的镉与铅的含量均显著下降。添加8%以上的生物炭能使金银花花中的镉与铅的含量降低到安全范围。

    2020年11期 No.422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3K]
  • 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水对大型溞早期发育阶段的毒性效应

    谭杰峰;陈山多;王依钒;侯丽萍;

    针对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对一些新型污染物(如:激素类、IMO、微塑料)进行传统理化监测和单一理化指标测定,并不能全面评估污水处理厂排水的毒性,试验以大型溞作为受试生物,对广州、东莞12个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排水进行了生物毒性测试。48 h的急性毒性试验显示:7号、11号、12号污水处理厂水样的高浓度处理组(10%,100%)死亡率在30%~60%,出现急性毒性效应。而14 d的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个水样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显著性差异,头胎产溞时间基本都存在延迟(1~3 d)的现象,而对于产溞数量的影响极其明显,既有刺激也有抑制,不同程度地扰乱了大型溞的繁殖行为。这表明传统的理化检测存在着局限性,生物毒性检测能够带来更加全面的评估。

    2020年11期 No.422 51-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加工贮藏·检测分析

  • 剁辣椒中一株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周维成;卞杰松;刘晶;蔡明基;杨钧惠;李晓平;杨德俊;

    从剁辣椒中分离得到一株乳酸菌,经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命名L.plantarum SW,并对其生长性能、耐酸、耐盐和亚硝酸盐降解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pH值为7时,SW菌株生长速率最快,分别比pH值为3和5时增加了57%和31%;同时,高盐环境会导致SW菌株生长速率下降;培养24 h时,SW菌株具有较强的亚硝酸盐降解能力,培养24 h后可降培养基中79%的亚硝酸钠。

    2020年11期 No.422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9K]
  • 湖南柑橘果皮总黄酮及橙皮苷含量分析

    刘嘉丽;刘德明;王丹;张鸿;董新荣;童建华;

    以橙皮苷标准品为对照样品,采用UV直接比色、NaNO_2-Al(NO_3)_3-NaOH显色和碱显色3种方法测定了湖南地区柑橘果皮中总黄酮的含量;以橙皮苷、新橙皮苷及柚皮苷混合标准品为对照样品,采用HPLC分析了湖南地区柑橘果皮中3种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湖南柑橘果皮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研究采集的湖南柑橘果皮样品中不含柚皮苷和新橙皮苷,但含有较高含量的橙皮苷,含量达到果皮干重的2.5~7.2%。因此,湖南所产的柑橘果皮是良好的橙皮苷资源。

    2020年11期 No.422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7K]

农业经济与管理

  • 湖南省超级稻示范推广成效及对策建议

    崔志斌;薛高尚;何超;

    开展超级稻示范推广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湖南省通过开展超级稻核心技术攻关、研究开发配套技术、积极推进示范推广,有力地保障了全省水稻增产和农民增收。介绍了近年来湖南省超级稻示范推广的成效和举措,总结了超级稻示范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加强新品种选育、加强示范推广的建议。

    2020年11期 No.422 63-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 我国水稻种植情况调研——基于9个水稻生产大省的调研数据

    陈博;敖和军;曾晓珊;

    为了解我国水稻生产的种植规模、种植方式、熟制模式等情况,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研究以湖南、黑龙江、江西等9个水稻生产大省的调研数据进行归纳分析总结。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南部东部地区是水稻主产区,东北地区的黑龙江近年来在水稻生产中的地位愈发重要;种植方式上,湖南、江西以抛秧方式为主,黑龙江、江苏以机插方式为主,四川、广东以手工移栽方式为主,安徽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以直播方式为主,湖北的直播、手工移栽、机插3种方式占比相近;除黑龙江省外,其他省区均以二熟制种植模式为主,接茬作物一般为油菜、小麦或者晚稻。同时,为解决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2020年11期 No.422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3K]
  • 西藏青稞产业发展困境与出路——以隆子县黑青稞为例

    白建华;宋连久;孙自保;

    青稞是西藏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第一大农作物。其中,隆子县黑青稞以其独特的优势具有较大的市场开发前景。近年来,隆子县黑青稞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种植规模小、出售率低、企业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宣传不到位、销售渠道单一等困境。为促进隆子县黑青稞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议实施强化种植技术研发、发展适度规模种植、发挥加工企业的市场带动作用、搭建"互联网+农业"平台等策略。

    2020年11期 No.422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4K]
  • 湖南省魔芋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肖鹜轩;张跃龙;周海燕;

    湖南是我国魔芋主产区之一,气候特征和土壤条件均适宜魔芋栽培,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湖南省魔芋产业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综述了湖南省魔芋的种植及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指出湖南魔芋产业存在品种单一、种植规模化程度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完善、产业研发力度不够和企业发展受限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合理布局优质品种繁育基地;优化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强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强魔芋下游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加工实力;加强市场营销体系的建设"等5点对策,并展望了湖南魔芋产业的发展前景。

    2020年11期 No.422 74-7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9K]
  • 湖南典型区域柑橘产业发展研究

    刘静波;刘芳清;张晓杰;黄振国;陈丽桦;陈鹏;

    湖南省是我国柑橘主产省之一。近年来,湖南柑橘生产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品种和布局更加优化,大致形成了湘西南鲜食脐橙、冰糖橙,雪峰山脉温州蜜柑,武陵山脉椪柑等三大优势产业带。虽然柑橘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仍存在树龄老化,品种结构不合理;威胁加大,防控体系不完善;标准各异,品牌营销不畅通;科技支撑有限,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调整品种结构,建设示范基地;规范种苗市场,防控疫病灾害风险;加强品牌建设,拓宽营销渠道;健全服务体系,增强科技支撑等建议,以期为提升湖南柑橘产业竞争力提供参考依据。

    2020年11期 No.422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4K]
  • 湖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951个村2019年调度资料分析

    邓文;刘英;黄振国;肖景峰;詹祎蕊;杨玉;

    基于湖南2019年财政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951个项目村调度资料,在定义产业经济、服务经济、出租经济和其他经济4种村级集体经济主要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收入途径维度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村级集体经济主要发展模式为产业经济,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种植产业为水果、蔬菜,大致呈"2615"(即:产业经济和种植业分别占比60%左右,水果和蔬菜累计占比约50%)的占比分布特征;各市州村级集体经济主要发展模式、主要产业、主要种植产业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看,湖南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经济高度集聚,种植业优势明显,水果、蔬菜特色突出,但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还存在较大的调整潜力和上升空间,建议采用顶层设计与基层能动相结合、因地制宜与精准施策相统一的策略,推动全省及各市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2020年11期 No.422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3K]
  • 基于赋权视角的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研究

    李飞;曾福生;

    缓解相对贫困是一项动态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遵照"赋权—可行能力—减贫"的逻辑主线,简述了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性,以政府、市场和社会为赋权主体,构建了基于赋权—可行能力—减贫框架的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以及向贫困个体和集体组织的赋权路径。

    2020年11期 No.422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7K]

专论·综述

  • 葡萄果实的糖分积累研究进展

    周敏;李益锋;刘唐兴;杨国顺;

    糖分是葡萄果实的主要内含物之一。葡萄果实中的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和蔗糖3类,且以葡萄糖和果糖为主。蔗糖代谢是糖分积累的重要途径。介绍了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的种类和分布以及糖分积累的类型和机制,阐述了代谢关键酶、载体、内源激素、渗透调节、环境因子和栽培措施对葡萄果实中糖分代谢的调控作用,以期通过了解葡萄果实中糖分代谢过程及影响因素,为葡萄果实品质改善提供参考。

    2020年11期 No.422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 梅花非生物胁迫研究进展

    曾斌;李卫东;黄国林;张力;唐桂梅;何涛;肖远志;

    梅花居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之首,在我国木本花卉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引种和栽培过程中,低温、高温、土壤盐碱化等各种非生物胁迫不仅严重影响梅花的生长发育,而且降低其观赏价值并限制其适应性范围。重点综述了低温、高温、土壤盐碱化等非生物胁迫因子对梅花生理生化及分子水平的影响和非生物胁迫下梅花相关基因的挖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梅花的引种栽培和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2020年11期 No.422 96-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 烟草黑胫病发生因素及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赵辉;王喜英;刘国权;谭智勇;

    烟草黑胫病由烟草疫霉菌引起的土传性病害。目前,烟草黑胫病已在我国广大烟区普遍蔓延,给烟农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制约着烤烟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从黑胫病发生的机理、症状、发病因素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进行了论述,提出生物防治(包括植物源杀菌剂和诱导防治)是未来黑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针对烟草黑胫病的综合性防治,可通过选择适合的抗病品种、建立烤烟轮作或间作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施肥和田间管理措施以及开展化学药剂混合防治,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020年11期 No.422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7K]
  • 百合连作障碍的生物学机理及生物防治技术综述

    周佳民;王小娥;宋荣;曹亮;朱校奇;谢进;戴艳娇;

    为了克服百合种植过程中的连作障碍问题,简述了百合连作的障碍效应,从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土壤酶环境变化和植株抗性酶活性变化这3个方面总结了百合连作障碍的生物学机理,提出使用生物农药、施用微生物制剂和施加生物质材料等3种克服百合连作障碍的生物防治技术,并展望了百合连作障碍生物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

    2020年11期 No.422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 无人机低空遥感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姚立民;李明;谢景鑫;孙霞;

    当前作物育种信息的采集与管理工作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不仅费时、费力,且人的主观性差异对数据分析结果有着一定影响。近年来,无人机低空遥感技术因其空间分辨率高、机动灵活性强、重访周期短等特点在农情信息监测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无人机低空遥感系统的组成及主要特征,阐述了国内外无人机遥感技术在不同作物育种信息监测上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无人机低空遥感在作物育种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作物育种信息数据库、拓宽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克服天气影响、加强低成本轻小型专用设备的研发和简化整体操作流程的解决对策。

    2020年11期 No.422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 农业机器人技术发展综述

    肖旭;李明;谢景鑫;黄金其;张良;张洪铎;

    农业机器人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根据农业机器人的功能和用途可以将农业机器人分为设施农业机器人、大田生产机器人和畜牧类养殖机器人。介绍了农业机器人的特点及分类,综述了设施农业机器人、大田生产机器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现状,总结了目前农业机器人技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预测了农业机器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以期为农业机器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2020年11期 No.422 113-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 《湖南农业科学》征稿启事

    <正>《湖南农业科学》创刊于1971年,是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省星火计划促进会和湖南农业大学联合主办的农业综合性科技期刊。自创刊以来,期刊一直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刊宗旨,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始终把握时代脉搏,报道农业重大科技进展与成果。近年来本刊的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和行业知名度不断提升,先后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中国农林文献数据库》、

    2020年11期 No.422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征稿启事

    <正>《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logy》期刊是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主管,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综合农业类英文科技期刊,主编为袁隆平院士,国内统一刊号CN 43-1422/S,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9-4229,季刊。刊物主要收录与农业科学相关的种业科学、生态环境和植物保护等应用基础研究成果,

    2020年11期 No.422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4K]
  • 下载本期数据